首页

寻南京女王

时间:2025-05-23 18:03:23 作者:焦点访谈|生物多样性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:31801

  【光明时评】春日文旅生机勃勃

  【光明时评】

  作者:济之(媒体评论员)

  清明假期出游数据日前发布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2024年清明假期3天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.19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.5%;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.5亿元,较2019年同期增长12.7%。

  火热数据背后,是塞满“人从众”的景区“特写”,是令游客大快朵颐的场景。从浙江杭州“西湖断桥铺满了人”,到山东济南变成了“挤南”,再到江苏南京夫子庙景区因客流量过大,地铁夫子庙站临时跳站运行……此番情景不由得让人们感慨:“到处都有一亿人。”看来,这个假期,很多人都选择出去走一走、看一看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这个假期,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1.5%。该项数据不仅意味着文旅含“金”量高,还意味着人们的信心含量足。正因为对未来有良好预期、当下有愉悦心境,才有较高的出行意愿,愿意用脚步丈量壮美山河。

  不只清明假期,这个春季的文旅消费都充满活力,增长势头始终保持强劲。据统计,3月以来,“赏花”“踏春”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7倍,赏花相关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3倍。“若待上林花似锦,出门俱是看花人。”其实,赏花何需直奔长安的上林苑,如今的神州大地,有很多地方都主打“赏花经济”。从广西南宁青秀山的三角梅,到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的山桃花;从江苏南京莫愁湖公园的海棠花会,到河南洛阳的花海盛宴,无不吸引游人前去驻足。在花团锦簇中,可领略浪漫花事,可感受春暖花开。

  出游,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刚需;发展文旅业,也是各地的发展抓手。对于游客来说,审美素养越来越高,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,不再满足于到景点吃吃喝喝、看看转转,还希望获得更高的文化体验和新鲜感受。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向游客提供更多充满文化含量的旅游项目,以及让游客眼前一亮的文旅新业态,将能更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新需求,抓住产业发展新机遇。

  《“十四五”文化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“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”。当前,很多地方坚持因地制宜,找准自己的文旅发展路径,期望在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。有的力推“赏花经济”,有的做大“早茶文化”,有的深耕非遗经济……如此种种,都是围绕融合发展来发力,着力提升文旅业的黏合度,既招揽了人气,也发展了产业,塑造了当地良好形象,可谓一举多得。

  一年四季,光景各异,每个季节都值得出游。今春文旅消费充满活力,让人们看到了经济回升的向好态势。我们有理由期待,接下来的文旅消费同样充满生机。优化政策环境,解决堵点难点;推动产业融合,创新产品供给;建好平台载体,加大惠民力度……多方精准发力、协同努力,让文旅消费活力持续迸发。

  (光明日报) 【编辑:唐炜妮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包装兴起“简约风” 新式月饼“圈粉”年轻人

林剑表示,中方对此表示祝贺。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,我们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,中俄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。(完)

【央广时评·乌镇“网事”】智能向善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

5月7日上午,茶山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,经过考察了解,胡素婷工作能力挺好的,符合此次晋升条件。茶山镇住建局回应南都记者称,“(公示通告)是真的,(胡素婷)与同事相处好,工作能力强。”

探索城市服务 物企抢滩万亿“非居”市场

2019年7月6日,在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,大会主席一锤定音,中国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“入遗”。

应急管理部调度指导四川甘孜州康定山洪泥石流救援处置 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

2019年11月29日,湖北汉十高铁首发车G6817安全抵达十堰东站,随即举行首发仪式,标志着汉十高铁正式开通运营。五年来,该线路在提升沿线城市间人流、物流、科技流、信息流等交互速度的同时,推动沿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“目前,中国联通基于云大物智链安能力底座与运营服务经验,构建了融合‘端网云安智’的低空能力体系,在终端侧、网络侧、平台侧、应用侧等方面均有突破。”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党委副书记、副总经理施巍巍在研讨会上介绍,在终端侧,中国联通结合自有雁飞5G物联网模组,进行自研5G机载无人机终端配套研发与制造,突破了无人机视距通信瓶颈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